王晴出生在甘肃的一个农村家庭,初到学校时性格开朗,素质导师查寝时也彬彬有礼,还把带来的家乡的特产分给同寝室的三个姐妹吴琼、张芳、陈贞(三人均为化名),一切都很和睦很融洽。可是,在军训的过程中,她的寝室的其他三个女孩的珍爱的物品频频被偷盗,寝室的电话线也被剪断。这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和保卫处同志的密切配合下,很快就知道了王晴就是偷盗的同学。为什么一开始相处很融洽的寝室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变成这样的情形呢?
在素质导师调查的过程中才知道,该生因为军训时发的鞋子较大,教官让大家在私底下调整大小,避免造成军训的不便。在调换过程当中该生班级的女生都调换好了,只有她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以调换的鞋子,因此她就和同寝室一个东北女孩吴琼提出要调换鞋子(吴琼和王晴平时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她自认为和她关系要好的吴琼没有答应。因此她心理很不舒服,找到一次机会就把东北女孩一条最喜欢的裙子收到了自己的箱子里,她想让东北女孩着急一下。吴琼家里条件比较好,丢了裙子也没有多想,还是正常生活。可是王晴却感觉大家都不理她了,好像在有意避开她。
她就陆续的把吴琼、张芳、陈贞的钱包、项链、发夹等物品丢到厕所里冲走了,她想惩罚一下大家。最后寝室的女生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也一致怀疑该生的行为,就到保卫处报了案。报案后王晴即紧张有气愤,在当天找到其他三个女孩不在寝的时间里就把寝室的电话线也剪断了。迫于保卫处的压了,过了没有几天王晴就承认了自己的行为,可是也失去了在校读书的资格了。
案例分析-----引起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不能适应新环境。一部分同学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心理准备,对家长有太强的依赖性,以致产生紧张、忧虑、厌学的不良心理。
二、缺乏包容性,人际交往能力差。对过去以自己为中心到学校的集体生活,尤其是和同寝室人之间的语言问题、生活爱好、饮食习惯以及家境等等方面,都会感到茫然和无所适从,有时甚至格格不入。关系处理不好,结果往往是自己孤立自己,感觉度日如年,严重者还会出现心理问题。
三、不够自信,埋怨家庭。这类学生大多来自多子女家庭或贫苦地区,一般家境都比较困难。面对纷繁多彩的大学生活、时尚个性化的服饰、超前消费的观念,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自信,感觉自己事事不如人,埋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创造好的条件。因此,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人交往。长此以往必将产生心理障碍。
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首要的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不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人际关系都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可能的话,可以向大二、大三的学生取经。其次要尽快融入集体,交一些新朋友。先找性格相近的,再尝试找性格不同的同学沟通,以达到性格互补。三是要改变认知,学会关心人、理解人、包容人。四是学会克服自我,尽可能去适应别人,忍受委屈,增强受挫能力。如果确因心理问题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找专业心理医生咨询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