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庸讳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十年前所不可比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大学生要在机遇与挑战中求“生存”。异常激烈的角逐,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不及时调节,则会导致心理失衡,有碍求职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并对心理调适提出建议。
案例一:自愧不如
某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招毕业生时,小李去面试,可没有几分钟就被淘汰下来了。据了解,小李是因为得知与其一起来应聘的有武大和华师的“高手”,深信自己无用武之地,一时间信心全无,甚至想打退堂鼓,结果很快就被淘汰下来了。
自信心不足,自愧不如,是自卑的心理表现。心理学家认为,自卑属于性格上的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作出过低的评价。青年对与别人的关系和别人对自己的关系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而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对有竞争性的活动,怕受到挫折被嘲笑而往往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而求职并非一般性的竞争活动。如果在有限的机会面前畏缩退让、精神不振,只会让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白白丢。
面试通常是用人单位的第一个考试,而这恰恰就是自卑者的难关。如何克服这一难关呢?吉尔福德研究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在头脑中设置自己已经取得的胜利画面,而使自己的心智达到最佳状态。因而,自卑者可以在求职前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持着“你行我也行”的信念,努力克服自卑心态。在与用人单位交谈时,尽量表现出自己擅长的一面,从而体验“我能胜任”的愉悦感。
案例二:自视过高
小张是一名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在求职期间,很多用人单位都抢着要她。但小张偏偏就有自视过高的缺点,对那些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单位不屑一顾,所以迟迟都不愿与之签约。最后当她有危机感时,以前的那些用人单位都拒之于千里之外。
过分的优越感和自负感都属于高自我价值感。这种高自我价值感与自卑对立,但二者都是对自我的非客观评价。高自我价值感是优秀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他们自信、有活力并非坏事,但是在求职期间,人才济济一堂,职位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的选择也决不会是唯一的,而且他们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自视清高的毕业生是最有戒心的。
高自我价值者在求职期间应保持一种谦虚平和的心态,多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多听听别人的想法和意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想法的极端性。在与用人单位交流的时候,要尊重对方,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正确处理双方关系。必要时,还应该向家人和老师征求意见,以便明智地作出决定。
案例三:犹豫不决
小邓还算是一名比较幸运的同学。他初次参加人才交流会就被一家用人单位看中了。可因为时间尚早,如果草率决定,可能会遇到更好的选择。可同时又担心会错过机会,所以他一直都犹豫不决,苦不堪言。
从学校到社会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每一个同学都希望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而择业时的双向选择便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同时也增加了他们选择的复杂性。因而,在面临选择时,犹豫不决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优柔寡断则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困惑与迷茫,以至白白失去择业良机。
毕业生在择业时要想不失良机、当机立断,就需要相当的观测力和判断力。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的时候,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实力,还要看清楚对方的意图和价值感,最重要的是要能正确判断他对你的看法。只要判断正确,处理得当,即使是某些对己不利的情况,也可以转变为有利条件,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案例四:不善沟通
小陈一直都找不到单位,原因就在于他极不善于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总觉得与对方格格不入。比如,有一次招聘单位到学校与其见面,一位同志在交谈中向小陈递了一支香烟,小陈连忙说:“不抽,我没有这种坏习惯。”这一举动把招聘单位的领导搞得十分尴尬,而在座的人都啼笑皆非。
小陈的失败就在于他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心理距离。学校是个较为单纯的环境,而社会环境就相对复杂的多。通常习惯了一种单一生活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转换自己的角色意识,于是就很容易产生学生行为习惯与社会角色要求之间的矛盾。这主要还是由于学生对外部环境适应不敏感造成的。有些学生平常总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校园内,两耳不闻窗外事,与社会保持隔离状态。久而久之,就会与社会上的人和事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就是你求职时的大障碍。
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时,就应该善于与之沟通,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投其所好也是一种心理战术,这往往是你在择业时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良好的沟通需要得体恰当的言谈,这就要求毕业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学生腔,多留心一些常用的学习工作用语、办公室用语等礼貌语言。培养自己幽默、积极向上的语言风格,尽可能的在交流中将自己的闪光点展现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