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仅有功能,而且可以进行自调节——杨眉科普理念六

发布时间:2020-03-27   作者:杨眉

现在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全国疫情报告,没有到拐点,还没有到拐点,还没有、还没有到拐点!

我是一个远在疫区之外的人,尚且如此焦虑急切地期待疫情的转折,被封城的人,被确诊的人和被疑似的人,他们的焦虑甚至恐惧,我无法想象。


我能知道的是,紧张、焦虑甚至恐惧这些情绪在危机情境中有助于生命做出最积极的反应,因此这些情绪只要适度就好。而那些最近因为聚餐而导致几十人先后感染的情况就是缺乏焦虑甚至恐惧情绪的个案。所谓“过犹不及”在情绪问题上也一样,“过度”与“不足”都会对生命力产生抑制作用。

因此,这种时刻了解情绪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应对自身情绪的过度反应。


首先,情绪的发生发展是有自己的规律的。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功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武器之一。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是人类生存适应的心理工具。由于它的存在,人类才不仅得以延续而且能够享受生活的美好。

情绪不论正负,都是一个人可以依赖的最重要的内在资源之一。情绪的所谓正负之分,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为便于分类而己,在此并不存在褒贬之意。例如:忧伤会激发人们深入思考的动机;焦虑会化作人们争取放松的动机;恐惧会激发人们追求安全捍卫生命的动机。


其次,情绪就像海潮,有潮涨就有潮落。有人以为,在情绪冲动时等待其退潮一定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一定需要巨大的毅力与意志。

其实不然,只要方法得当,有时甚至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和很简单的几个行为。就可以促进情绪的积极转变。

因为人的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太强了,借助于一点点外力,它就能发挥巨大的自主作用,使我们得以避免许多的麻烦甚至不幸。


第三,因为情绪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任何一个建设性行为都可以将某种过度的情绪进行积极的转换,使其处于适度状态

当前可以帮助我们转换过度焦虑和恐惧的方法有:

1.严格按照医学专家的指导遵守各项卫生守则。

2.每天的日常生活尽可能正常化,将多出来的时间结构化或者仪式化:到点吃饭,到点睡觉,到点起床,到点各就各位,在家办公的办公,在家上学的做功课。

3.父母孩子共同努力增加创意家庭时间。


4.尽可能从官网中了解疫情进展,并密切关注医学专家发布的信息。尽量少接触会诱发我们焦虑甚至恐惧的信息(这在心理学上叫“刺激回避”)

5.充分利用网上的电影电视资源,尽可能只看会让我们情绪放松或者会激励我们斗志的影视节目。

6.父母孩子各自订一两个力所能及的小目标(学做饭、学家庭整理术等),尽可能把时间排满,以此舒缓部分情绪。


    7.当我们因为某种情绪过度膨胀而要采取某个极端行为之前,请一定一定快速脱离刺激环境,或者在心里数到100,要知道,极端情绪下人所采取的行动往往都有巨大的破坏性,而上述两种方法,加上我们自己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避免不可逆的损失(伤人或者伤己)。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对在当前处境中感觉焦虑恐惧的人有所帮助,而且也可以起到避免日后出现心理问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