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人有百态:有人毫无敬畏横冲直撞,有人被吓得神经质整日不安,有人加入乌合之众的“狂欢”,有人疯狂抢口罩、抢酒精、抢双黄连口服液……面对突发疫情,人们往往因纷杂的信息而惶恐与无所适从,最终作出不理智行为。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从何而来?在紧张状态下,我们如何才能理智决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人民网公开课频道联合推出光华思
想力公开课第六集《疫情状态下的心理调适与应对》,解析了疫情时期的种种心理和行为现象,并为普通大众与企业管理者提供科学建议。
王辉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研究领域包括,中国企业环境下的领导行为,企业文化等。
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组织中的领导行为》、《中国企业环境下的领导行为与领导模式》等专著;
荣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面上课题,青年项目;
社科基金;
教育部等纵向课题和多个横向课题。
培养的博士生在伦敦政经学院、日本一桥大学等国际知名学府任教。
一 、面对疫情状态下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我们能做什么?
划重点:
● 疫情来了我们为什么如此惶恐?
-两个原因:缺乏权威信息,导致惊慌失措;面对过多信息,导致无所适从
● 应对紧张状态我们能做什么?
-两个对策:多关注正面/权威信息;慎重发表/转发信息
划重点:
三、作为企业管理者如何应对疫情,更好地平衡复工与防疫?
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