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眉心理学科普文章:节能自救还是耗能自救?

发布时间:2020-02-03   作者:杨眉

                                           首发时间:2020.1.25

   人的能量是守恒的,这里用多了,那里就会少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也一样,用在焦虑和恐惧情绪上的能量多了,用以采取建设性自救方式上的能量就少了。

新型冠状病毒来了,目前为止,有关此病毒的病因、病症和对策中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不仅如此,外在环境中也存在大量让人不安的不确定因素,这样的时刻,人很自然地会产生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它们提醒我们危险临近,让我们保持足够的警觉,督促我们的身体自动将“放松”模式调换到“紧张”状态,从而使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止损并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任何事情如果过度就会走向另一面。我们因为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也一样。

尽管现在不确定因素非常多,但是当前可以确定的是:作为个人,只要方法得当(医学专家已经有介绍),我们还可以依赖自身的免疫系统。而从心理学角度看: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强弱与情绪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近些年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已有足够的证据)。

因此,现在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把能量放在哪里?是放在继续过度紧张、焦虑、恐惧上(耗能自救),还是放在尽快调整情绪,然后全力关注问题的解决上(节能自救)。

昨天网上所传一位武汉记者写的标题为“封城第一天”的文章,其中有一位男士,在凌晨听到即将封城的消息后,冷静地即刻去超市买好了包括小家和父母需要的食物等,先给父母送去,再回到自己的小家……。

这真是节能自救的最佳典范。

其实节能自救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把能量用到建设性自救上,诸如:关注医学专家发布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新资讯,在现有条件下的身体锻炼。做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为家人做的一些事——虽然有极大的局限,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想,我们突然多出了这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陪伴亲人,为孩子读书,帮父母整理家族史和相册;自己读几本经典,在家里看电影电视听音乐或者乘着这个空档对家里的物件实施整理术和断舍离,再或者干脆利用这个时间学做菜做家务等等。这样不仅可以节能自救,更可以收获其它很多丰富的副产品。

病毒来了,其势汹汹,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我们仍然拥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节能自救或者是耗能自救——把注意力集中在尽可能止损、自救和丰富现有条件下的生活上,还是任由自己的负面情绪泛滥以至于损害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这是一个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