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

发布时间:2017-05-16   作者:心理中心

    鲍比在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研究了各种形式缺乏母爱的幼儿后,他揭示了这些匮乏如何形成种种不同形态的心理结构,提出了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取决于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心是否有个安全基地,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这安全基地是更多由妈妈来承担的。

1、安全依恋 (Secure),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去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

2、不安全依恋,回避型(insecure- avoidant),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

3、不安全依恋,反抗型( insecure-ambivalent),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4、不安全依恋,破裂型(insecure-disorganized),此类儿童对母亲展现出冷漠。

安全依恋儿童约占 65%,不安全依恋回避型占21%,反抗型占 14%,破裂型不安全依恋约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