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心理效应(八)同化效应

发布时间:2016-11-30   作者:心理中心

    同化效应指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逐渐接近参照群体或参照人员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外部环境的一种不自觉的调适。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形。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在从事思想工作教育时,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理状态,并产生与对方相同、相近的感情,这就是情感的同化效应。注重情感的同化效应,不仅可以消除对方的恐惧、疑虑、对峙心理,而且对融洽对方的情感,启发对方的觉悟,转变对方的认识,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一个屋檐下时间久了,人与人之间会呈现出一种趋同性,这种趋同性,能为职场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但是,那些消极负面的方面,还是不要趋同为好,否则,就是“恶性传染”了。良好的集体能产生一种同化效应。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也是很有必要的。
   集体,无论是大是小,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若是我们能合理地用好同化效应,我们的集体便能成为一个合作共赢的优秀集体。(张丽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