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14-12-24   作者:心理中心

第一组案例:关于心理问题等级 

案例一:
小A,男,共产党员、班长,多次奖学金获得者,热情、开朗、乐于助人。小A也曾经走进心理咨询室,那是他在毕业前夕,前去咨询在未来工作中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小A讲述了他的故事:他学习成绩优秀,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他善于向别人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常常与老师谈心,一来请教学习中的问题,二来解决生活中的困惑,然而这却被一些同学认为是别有用心、巴结老师、套考试题目等,并说他是老师的“走狗”、“帮凶”。对待这些流言蜚语,小A一笑置之,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何苦与他们计较?况且传话的人说不定是在挑拨离间呢,时间会证明一切的。同时,他在适时地和同学聊天时会说起他曾与老师谈话的内容和收获等。由于他学习优秀,总是热心帮助后进同学,那些刚开始都不同程度地拒绝他的帮助的同学,时间长了都看出他的真心诚意,都打心底感激他。他在大二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连续连年担任班长之职。小A性格坚强、开朗、乐观,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虽然他是大专学历,可他毕业后却顺利进入了一家台资企业(经过严格的心理测试及面试),从事一项与所学专业很少相关的职业。他说,我有信心一定能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创造出优异的业绩。

案例二:小B,女,一所名牌大学电气专业的学生,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全面而出色:在重点高中时学习一直稳居全班前三名;创学校800米赛跑记录并保持至毕业;钢琴达专业8级,在初、高中时常担任校文艺汇演的主持人……进入大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发现:学习成绩不能达到班级前几名,钢琴10级的同学大有人在,仪表口才比她强的学生也比比皆是,就连一句引以为荣的800米赛跑项目居然在校运会上连第七名都未进(因此而无资格进入决赛)。比来比去,她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泯然众人矣”,因而郁郁寡欢,干什么都没有劲头。莫名的失落感,无端的自卑、焦虑、烦躁困扰着她,失眠、抑郁、焦虑、孤独如影随形,使她整天感觉浑身疲惫不堪,无精打采昏昏然不知所以然,经常与人为鸡毛蒜皮小事而吵得不可开交,这与以往活泼、开朗、乐于助人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案例三:小C,一位文静、秀气、亭亭玉立的女孩,含着泪水走进心理咨询室。未语,泪已先流。原来从高三上学期开始,小C原本光洁如玉的脸颊上不时萌生出几粒青春痘,这原本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处于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生了痘。可小C却吹毛求疵,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逼着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可中医、西医、美容等治疗均不奏效。为此她寝食难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不敢见人,尤其怕见初中、小学时的同学、好友。勉强考入一所大专院校后,她总认为别人都讨厌她、不愿与人交往,因此白天不敢见人(能不见的尽量不见,总低着头走路),偶尔看人时总盯着对方的脸看(“她为什么没有生痘,偏我有,上天真不公……”),从不主动与人交往,几乎丧失了信心,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晚上常常躲在被子里,手持镜子,泪流满面,有时半夜里还会从梦中哭醒,而身边总是放着以前面部光洁如玉时的玉照……”

案例四:小D,女,19岁,某大学一年级学生。自述小时候父亲经常打她,后来慢慢变得内向,懦弱、胆怯、自卑、害羞。在写字时,若有一笔稍微突出,就总想把多的那一点涂平;别人碰到她身体的某一处,她便心情烦躁,不停地抚摸那块皮肤;看到喜欢的小动物就会去摆弄它,甚至拍打,感觉开心,过后又会难过;看到可爱的小孩子,就想去捏他,把他弄哭,如果控制自己强忍着不去那样做就紧咬牙齿;无论是陌生人、朋友还是亲人惹到她发火,哪怕是轻微的生气,她都会想上去撕那人的脸,甚至想拿刀猛捅那个人;在以上每种情况下,她都会出现即使不内急都想去上厕所的现象。

点评本组案例反映了心理问题等级中的三种不同健康状态,其中案例一中的小A属于心理健康状态;案例二中的小B属于心理不良状态;案例三中的小C属于心理障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案例四中的小D则出现了心理异常,属于心理疾病,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第二组案例:关于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案例五:
宋某,女,18岁,某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入校不到一个星期就申请退学,原因是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晚上怎么也睡不着,想到以前自己在家中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非常自在和舒适,而现在八个人一间宿舍,觉得非常不适应;白天在学生食堂吃饭也没有什么胃口,时常感到精神紧张,心情烦躁,不能再坚持下去。 `

案例六:王某,男,20岁,某高职院校一年级学生。该生主诉:“我感到很不开心,心里有很多结。从小到大做什么事都没什么结果,我感到自己什么成就也没有;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但往往事与愿违。第一次高考失败,复读后又与本科失之交臂,只得来到这里上大学。刚开始我也想在这儿好好干,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我喜欢文艺和绘画,可是,开学不久我去应聘学生会宣传部却失败了,没有被录用。我感到我喜欢的东西没有机会去发挥,而学习上我的压力也很大,因为英语和数学是我最弱的项。想想自己都20岁了,却一事无成,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

案例七:高某,男,20岁,某大学学生。该生主诉:“我在高中时成绩一直不错,经过刻苦拼搏却没能进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我所体验的大学生活并不像曾经向往的那么好。高中时感觉过得十分充实,大家为了过独木桥都暗暗地拼争;而在大学,学习上的竞争已不再强烈,很多同学只求过关,不思进取。我感到很迷茫,再也不能让自己专心地投入学习和钻研,有时候甚至会想为什么要活得那么累呢?你那么认真又能怎么样呢?而且我觉得现在大学生中形式主义作风盛行,整体道德水平下降。周围的同学我也看不惯,觉得不能与之为友。我很想和女孩交往,但外表却表现的很刚毅,遇到自己喜欢的女孩也会慌张逃走,因为怕自己到时候非常紧张,或闹得很尴尬,自讨没趣。我在大学里学习没有动力,又没有朋友,也交不到女友,觉得生活很艰难。大学里到处都是纪律的约束和被动的接受,并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么自由和美好,我觉得这里并不适合我。我需要与人交流,需要有人告诉我该怎么去做。

案例八:刘某,女,某高校大学生,她的父亲是一位正直的老工人,其父一次又一次向上级反映单位领导的贪污问题,但一封一封的检举信都落到这个单位负责人手里,单位负责人令其父亲停职反省。该女生气愤之下,决心写一部小说来抨击社会上的丑恶现象。随着采访、收集资料的深入,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使她越来越失望,于是轻率地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在留下的遗书里写道:“严酷的现实叫我无法忍受……我要逃避这‘恶毒’、‘虚伪’的社会,到那‘公平快乐’的天堂里去。”

点评
本组案例反映的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案例五中的宋某出现的是面对环境的不适应;案例六中的王某主要表现为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案例七中的高某在学习、交友以及恋爱方面均存在困惑;案例八中的刘某则属于重大丧失与灾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

第三组案例: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念误区

案例九:
小E,某大学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很正常很健康,又没有什么心理疾病,去听心理健康课完全没有必要;认为只有那些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去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才有必要去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案例十:小F,某高校学生,进入大学以来感觉各方面很不适应,心理特别烦恼、苦闷,很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但身边的同学都还不怎么熟悉。听说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那里有专职的心理老师,很想去找那里的老师聊聊,但内心却又非常地顾虑。他觉得很多同学还没有真正接受心理咨询,认为去心理咨询室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毛病的人。他担心自己去找心理老师聊天也会被别人当成心理有毛病,所以内心更加犹豫和矛盾。

点评
本组案例主要反映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观念上的一些误区,比如,案例九中的小E认为自己心理正常,不需要任何心理教育,没必要去了解心理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而案例十中的小F内心明明有咨询的需要和愿望,但却由于心理上存在顾虑而不敢前去寻求心理帮助。

第四组案例: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伤害事件


案例十一: 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事件”:


2002年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在北京动物园,为试试“黑熊嗅觉是否灵敏”,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接连几次向黑熊泼去浓硫酸,造成五只黑熊严重烧伤的后果。

案例十二: 天津马晓明杀死亲生父亲及祖母

马晓明原是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大三学生。2002年春节前,马晓明因功课多次不及格被学校劝退。寒假回家过年时,马晓明忐忑不安,不知该怎样把在校情况告诉家人。最后,他竟萌生了杀死父母和奶奶、然后再自杀的念头。

案例十三:北大学子跳楼自杀


2005年4月23日下午4时,一名北大中文系大二女生自北大理科2号楼9层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后经证实确认这名女同学系自杀,是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选择自杀的。同学们最后一次见到她是下午1点左右,当时她并无异样。但是两天前,她曾提起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半个月后,北大数学系一名男博士从同样地点跳下,当场身亡。

案例十四:优秀女大学生走上绝路


一位女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是学习尖子,大学毕业后又被保送读研,老师和家长都对她寄予了厚望。即将毕业时,开始找工作的她却几次碰壁,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不愿意与同学交流。后来,她竟跳楼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案例十五:恋爱受挫割腕自尽

黄同学是语文课代表,写的作文优美流畅,经常作为范文在全班阅读。正处于青春期的她,后来与一名男生谈起了恋爱,也许由于爱情的激励,她的成绩并没有下滑。但有一天,当她看到自己的男朋友与另外一名女生在一起时,彻底崩溃了,留下一封遗书后便割腕自尽。

案例十六: 云大“2・23特大杀人案”:

2004年2月24日,云南大学大四学生马家爵用榔头残忍地将自己的四名室友杀害。马家爵生活在广西宾阳县宾州镇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哥哥由于无钱读书只得辍学去当兵了,父亲近六旬,靠种点儿青菜维持生计,无其他经济来源,母亲靠给别人浆洗衣服等零碎活换点家用。上有80多岁的老奶奶,一家人只有一间平房。高中时马家爵靠打工挣钱来给自己交学费,上大学期间几乎没向家里要过钱。高考时以整个南宁地区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进入梦想中的云南大学。这个老师眼里品学兼优,从小到大是父母的骄傲的孩子为什么成了杀人凶手?昆明警方在对马家爵进行审讯时,马家爵供出了杀人的真正原因:
“你为什么杀人?”――“我觉得我太失败了”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失败?”――“我觉得他们都看不起我”
“怎么会有这种感觉?”――“他们老是在背后说我”
“他们都说了些什么?”|――“他们都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隐私都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人都在嘲笑我。”(哭泣……)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你?”――“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穷”
“还有呢?”――“还有,以前我很想和他们融合在一起,我试着说一些笑话,但给我感觉每次是招来他们的嘲笑。”
“那你说你们打牌,他们说你作弊,是怎么回事?”――“那天打牌本来我没有作弊,但他们偏说我作弊,让我觉得他们又看不起我,于是便动了杀他们的念头。”

案例十七:江西医学院一四年级男生疯狂杀人

2004年4月的一天早晨,江西医学院一四年级男生举起水果刀疯狂地刺向与他素昧平生的人!他在校门口见人就捅,连捅数人,造成两死五伤。该生家庭贫困,成绩优秀,多次获得贫困生奖学金,但因为长相丑陋非常自卑。就在事发前几天,还曾打电话给辅导员诉说苦恼,说班里的女同学说自己长的像猿猴……事发后,经精神机构检查鉴定为精神异常。

点评
本组案例主要反映的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带来的恶劣后果,他们由于自身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从而造成自伤、伤物及伤人等严重后果。